原创 浙大管院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收录于合集 #青椒,青骄! 1个
管院有这样一批年轻人,
他们是曾经的“学霸”,
如今却在校园中完成了
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
他们热爱生活、充满激情,
为管院教师团队注入新鲜活力!
他们就是管院“青椒”。
在他们之中,
有人学识丰富、专注科研,
取得了国际高校的长期任教资格;
有人乐于探索,敢于创新;
在自己的学术与科研领域不断深耕。
图片来源:©千库网
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
管院新进青年教师的身上。
他们进入管院有什么感受?
他们对今后的生活有怎样的期待?
他们如何在自己学术领域发挥光热?
【 青椒,青骄!】系列专题第一期,
一起走进管院青年教师的世界!
”青椒“专访
研究方向:管理科学、运营管理等
曾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文章
Q1
您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成就是什么?
我的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是管理科学,运营管理,我个人对于一些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成就谈不上,之前在MSOM,Optimization Letter期刊上发表过文章,今后希望每一篇文章都能做到让自己满意。
Q2
在之前的任课过程中,是否有哪件事情让您印象深刻?
2019年的暑假,我作为instructor在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给本科生上运营管理必修课。那时候,我博士第三年刚毕业,科研压力很大,同时又要兼顾教学。
身上的压力使我觉得自己每天如同机器人一般地运行。在教学课堂上的热情和气氛带动已经让我“用尽全力”,所以对其他方面的事情并没有过多思考。
课程结束后,我收到很多同学的感谢信,那时候我才意识到,作为老师,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很多学生。
有学生写道:他本身对库存管理没什么兴趣,但是后来在炒股时发现,对于公司基本面的分析是绕不开财报库存数据的。还有学生写道:虽然模型枯燥,虽然数字冰冷,但是有很多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基本准则已深深扎根在了他脑中,他在自己公司的运营中将贯彻这些理念。
学生们温情的文字烙在我心中,激励着我要再接再厉,也提醒着我教师的责任是兢兢业业、对学生负责、万不能误人子弟。
还有一件很自豪的事情是,我的两位学生在申请硕士时找到我写推荐信,他们一位去了伦敦政经读经济管理学,另一位去了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学。
Q3
青年教师的生活是否跟想象中不同?
比想象中更忙,除了永恒的科研以外,还需要处理很多其他事情,比如参与学院活动、课程统筹安排、学生面试工作等。
比想象中更有趣,虽然依旧在校园的“象牙塔”中,但是从博士阶段跨入“青椒”阶段,生活变得非常多元化。
比想象中担子更重,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工作负责、要对得起组织、领导、同事和学生对我的信任。
未来我希望自己能在理论研究中精益求精,获得一些更深刻的理解和成果。在实践研究中,希望能够长期耕耘于某一行业或者板块,有所建树。
Q4
回国后到管院任职,您对管院的印象是怎样的?
顶级的院校环境,顶级的学术氛围,顶级的大师学者。在浙大管院就职对我而言是一件梦幻的事情。
作为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商学院,浙大管院既和其他企业或社会办的商学院不同,也和纯财经类院校的商学院不同。
管院的底蕴深厚且全面,生态包容且开放,培养的人才兼具严谨的理工思维和浪漫的人文情怀。
除管院外,浙大的其他学科也都很优秀,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的学科浙大有3个,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的学科浙大有50多个。管院可与其他学科交互合作,贯彻创新,发展健康力量,推动“商学+科技”、“商学+人文”等新商科模式。
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审计和公司金融领域
海外两所高校多年全职教学经验,曾获聘悉尼大学长聘资深讲师
多篇论文发表于FT50期刊、SSCI一区期刊等
Q1
您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未来学术目标是什么?
我目前的研究集中在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和质量,证券分析师对企业和资本市场的信息中介作用以及审计质量这几个领域。
我将来的研究方向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深钻一些国际国内焦点问题,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证券市场的日益规范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证据。
Q2
谈谈您对“管院青椒”的理解?
管院是一个充满活力、融合开放的平台。在学生培养方案上,我们学院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从专业知识的传授、提供学生和企业互动实习的机会;从辅导学生科研项目和科研训练,到班级管理模式,以学生以核心,从多个维度入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作为管院的教师,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敬业精神。
正是符合了我们学院一直以来打造“三好四一流”文化,培养了综合实力很强的学生和教师。
Q3
从国外高校任职到国内高校任职,您觉得有什么差异?
相比澳大利亚的教师生活,国内的教师生活会相对更忙一些,和学生们、老师们、学院各个部门的接触机会更多、沟通更频繁、关系更紧密。
我个人希望除了做好科研和教学,也能做一位好的班主任和科研导师,所以我觉得做管院“青椒”对我个人能力也会有很大的锻炼和提升。
Q4
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有什么话想对管院学生说?
想对自己说:
做好一名教师立德树人,做好一名学者做有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做好一名管院人融入管院大家庭。
对管院学生说:
希望你们保持着好奇心去探索自己所热爱的,并无所畏惧地去创新、追逐自己的梦想。借力浙大管院这个大平台,飞得更高。
研究方向:多模态商业数据分析、可解释人工智能、算法治理
研究成果发表于MIS Quarterly (UTD24) 等期刊
Q1
您的学术研究特色是什么?
我的研究特色是着眼于多模态场景下深度学习的可解释问题;聚焦于面向商业需求和挑战构建可解释AI模型。
例如,兼顾“效率与公平”的AI模型、理论驱动的可解释深度学习模型、因果深度学习模型等;致力于为商业决策搭建“全景式+智能化+可解释”的解决方案。
Q2
您会如何向别人介绍管院?
管院大楼新颖气派,
与杭州的素意水韵相得益彰!
管院老师博学亲切,
与浙大的求是精神交相辉映!
管院学生风华意气,
与校园的盎然生机相辅相成!
Q3
到管院任职,您有怎样的感受?
入职前,自己还是一名学生,目标较单一,会更注重科学研究;入职后,对教职身份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我们的责任在于响应时代号召,为新时代培育兼具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管理人才;我们的担当在于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立足原创性、基础性,寻求创新,实现突破。
另一方面,入职后我感觉学校各级开展的新教师培训活动还是挺多的。目前,我还没有排课,感觉办公环境和科研时间都比较自由;同时我也很期待排课,希望能尽快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互动,感受管院学子的朝气与活力。
Q4
未来有什么期待或目标?
工作目标:
希望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科研等任务。同时,希望能和更多老师、同学交流,向其他老师们学习先进的教学和科研经验,通过为学生授课、答疑,不断提升自己。
学术目标:
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自己能够潜心钻研、广泛实践,做出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高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研究方向:神经经济学、社会神经科、神经管理学
曾作为创始成员之一,筹建与发展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沃顿神经科学中心
曾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并得到《福布斯》等知名媒体的报道
Q1
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我主要研究人为什么做出非理性的决策。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结合了管理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采用了计算建模、行为实验、大数据分析、眼动追踪、脑成像等多种方法。
这是一个新兴交叉领域,近年来,随着我们对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进一步认识,这一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Q2
管院是否让您对“管理学”有了一些新理解?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管理的科学举世相通,但管理学中的艺术却中西有别。回国后入职管院,我深感要想做好管理学研究,讲好管理学课程,必须要充分结合国情,理解时代含义。
管院为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提供了宽松友好的环境,让我们可以自由探索与发展自己的学术专长,建立自己的学术“品牌”。
作为一名“老”青年教师,我感觉自己每天仍在成长。
Q3
您对“科研”有怎样的心得?
做研究就好似数学中的求极限,需要先打开思路,再不断地收敛。
有时你感觉已经到达极致,仿佛无法再收敛的时候,就再使使劲,你往往会发现还能收敛下去。
科学突破大抵是这样一个追求极限的过程。
图片来源:©千库网
从校园走出,再进入校园,
在管院开放且创新的学术环境中,
他们奋力勃发,
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管院的“青椒”们,
是好教师、好学者。
年轻一代的他们
虚心求教、潜力钻研;
致力于培养一流学生、取得一流成果,
成为更多管院学子的榜样!
他们年轻,
有着永不服输的精神;
他们热爱着自己的专业,
深耕于此,拼搏于此!
他们将与管院一同成长,
也将以己之力,
助力培养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
敬请关注【 青椒,青骄!】系列专题,
看管院青年教师风采!
原标题:《他们“初来乍到”,也“当仁不让” | 青椒,青骄!》